新中国钟表工业的开拓者、奠基人——张遐龄先生 发表时间: 2022/7/12 |
中国钟表协会第一届、第二届、第三届理事长张遐龄局长,因病医治无效,于2022年7月8日4时35分逝世。
张遐龄局长是钟表行业奠基人和成就卓越的领导人。从1972年担任轻工业部一轻局副局长起,主持我国钟表行业工作,是钟表行业杰出领导人。他将自己的一生献给了中国钟表事业,他对钟表行业的作出了巨大贡献,成就卓著,值得我们所有钟表行业从业者向他致敬!
张遐龄先生曾主持我国钟表行业工作,是钟表行业杰出领导者,钟表工业全国布局,包括建设重点企业,组织行业技术攻关、装备引进、组织时钟、手表统一机心设计、协调推广;对我国钟表工业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做出了巨大贡献。改革开放后,继续领导行业进入市场经济改革,推进钟表工业体制改革,促进对外开放,鼓励港资台资钟表企业到内地合资合作发展,吸引日资企业合作建厂等。可以说,张遐龄先生是钟表行业当之无愧的奠基人和成就卓越的领导者。
张遐龄,1935年出生,辽宁铁岭人,成长于北京。1962年毕业于苏联列宁格勒精密机械和光学工学院精密仪器系计时器专业,高级工程师。历任轻工业部钟表工业科学研究所技术员,开津手表厂技术员,轻工业部一轻局钟表处科长,手表赶超瑞士工作组组长,轻工业部一轻局(后改为日用品工业局)副局长,轻工业部行业管理指导司副司长(正局级),轻工业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国家技术监督局全国钟表标准化委员会主任委员,全国家用电器标准化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钟表协会、中国缝纫机协会理事长,高级工程师,国务院技术经济研究中心消费品组成员,国家科委轻工一组成员,中国自行车协会副理事长,轻工业出版社日用机械编审委员会主任委员,《钟表》、《中国缝纫机》、《中国自行车》杂志编委会主任委员,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理事等职。领导并主持了钟表、自行车、缝纫机行业标准制定工作及有关行业四个五年生产发展规划和科技发展规划的制定、实施工作。编译在《世界钟表史》一书,主编有《中国大百科全书-轻工卷》日用机械分支,并参加了《机械钟表生产手册》一书编写,任编委会主任委员。1995年,由于身体原因卸任中国钟表协会理事长成为中国钟表协会名誉会长。
推动机械手表完成全国统一机芯布局
张遐龄先生主持机械手表全国统一机芯设计,试制和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工作。为加快机械手表发展,满足市场需求,在百花齐放的基础上,推动统一机心,有利于企业分工协作、零部件、材料相互配套,便于市场维修,形成全国机械手表产业链。1969年12月,轻工业部在上海召开了全国手表行业专业会议,着重研究了手表统一机芯设计问题。会后,轻工业部即组织上海钟表工业公司、上海手表厂、上海手表二厂、北京、天津、辽宁、广州手表厂和西安红旗手表厂、风雷仪表厂,连同轻工业部钟表工业科学研究所、天津大学等单位的技术人员与学者,组成手表统一机芯设计小组,1970年3月在北京手表厂开始开展、攻关工作。1971年9月,中国手表统一机芯Z1型基础机芯定型并正式在全国推广,后又研制成功Z2自动单历机芯。直至90年代末,统一机心一直是我国机械男表机心生产的主流机型。
赶超世界先进钟表提升手表质量
1963年轻工业部提出“手表赶超瑞士”的口号,要求从速把我国的手表质量全面地提高到新的水平。张遐龄先生带领行业一批钟表专家成立“手表质量赶超瑞士研究小组”,先后到上海手表厂和北京手表厂参与开展研发工作,经过三年的努力,小组从模具设计、工具设计到加工流程都有了一个清楚的认识,提出了各主要零部件的质量标准,较原部颁标准增加了4项,促进了中国手表质量的全面提升,为全国手表企业确立了全新的质量标准。
推动发展中国石英钟表
微电子技术和精密机械技术完美结合的石英电子表的出现是钟表历史上的一次革命。为此,日本、瑞士等都投入了力量进行开发,1969年,世界上第一只石英电子表在日本获得商品化量产。
轻工业部立即在北京召开了第一次电子表发展规划会,组成整机、集成电路、石英谐振器、液晶显示器件和电池等5个专题调研组。轻工业部一轻局再次派出张遐龄先生挂帅,组织钟表研究所和各表厂的技术专家,成立了石英电子表机心联合设计组。1975年4月,轻工业部科研所与西安风雷仪表厂合作研制出我国第一块指针式石英电子表,联合攻关设计石英机心和其他类型的石英电子表机心初获成功。此后,石英钟表迅速在全国主要机心生产企业布局,80年代中后期,全国基本形成了多条石英电子表生产线,开始大量生产石英电子表,不但满足了国内市场的需求,还出口海外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也为疲软的机械钟表市场注入了新的钟表产品。
一辈子的轻工一辈子的钟表情节
1991年,张遐龄同时担任钟表、缝纫机、自行车三个协会的理事长。对张遐龄先生来说,一生中变换工作的机会太多了。轻工部曾几次打算调张遐龄先生到轻工部机械局或科技司任职,但他始终对钟表行业不舍,一一婉拒。他的想法很简单:“我的确是个特例,整个轻工业部没有一个局长干一个行业一辈子的。对我来说,学的钟表、干的钟表,对行业熟悉,对企业有感情,不愿意离开这个行业。”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