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董钟表收藏,玩的就是古色古香。”在义乌收藏市场经营古董多年的诸暨人老汤告诉记者,古董钟表收藏,玩的就是那个味道,所以,对于初入门的收藏者来说,就要辨别各种藏品的年代。据他的经验,古董表可以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机芯;第二部分就是各种外观件,包括表盘、表针、表壳、表玻璃等。通过仔细观察古董表的外观件,可以提供一些断代的线索。
16世纪中后期至17世纪初,钟表刚刚开始发展,外形上保留了最初的椭圆形、圆柱形等造型。自1550年起逐渐出现了几何形状的设计,之后演变为花鸟、贝壳等千奇百怪的形式。实际上,当时一件钟表的制作是由钟表师、雕刻师、表壳制造匠等共同完成的。
“从17世纪中期开始,表壳形状逐渐变为圆形,为了保护表壳不受损害,表壳制作者专门设计了一个外壳,也就成为如今所说的双套表壳。”老汤介绍说,这时的钟表在外观装饰上更加丰富,比如用贵金属或者镀金金属制作表壳,并且在表壳上采用雕刻、镶嵌以及绘画等多种工艺,更像是一件装饰艺术品。珐琅绘画艺术在17世纪末至18世纪中期蓬勃发展,因此这个阶段的表壳,添加了包括宗教主题在内的不同图案的珐琅绘画。受到英格兰文学作品的影响,1790年之后的日内瓦珐琅微绘画钟表多以田园风情、人物场景等为特征。
摆轮游丝的发明使钟表的走时精度得到了进一步提高,所以在18世纪前半叶逐渐出现了分针,表盘也逐渐使用珐琅材质,而且在表盘上用罗马数字表示小时刻度,用阿拉伯数字表示分钟刻度。这样的钟表,目前在义乌市场上还可以看到,18世纪中叶,由于制造了一些精密的航海天文钟表,走时精确度达到了很高水平,所以使秒针的出现成为可能。1750年之后,表盘上的小时刻度主要采用阿拉伯数字来表示,分钟刻度数字变得非常小或者只是采用一定的数字间隔。
到了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帝国式艺术风格使怀表表壳的设计显得更为简洁,外观的装饰也更为朴素,表盘通常是白色的珐琅面。到19世纪中期,双套表壳已经变得很少见了,而表盘上依然采用罗马数字和阿拉伯数字作为时间刻度,但罗马数字刻度更普遍,指针一般选用蓝钢或金等材料制作。
看古董表的古色古香,主要是通过外观件辨别古董表的生产年代,需要收藏者对不同时期的外部特征有大致的了解,又不能完全拘泥于某些时代特征,钟表制造具有悠久的历史,形式多样,需要收藏者全方位研究。
(来源:义乌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