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用户名(ID): 密码(P): [注册新用户]
sc
 
xs
zs
 
当前页面 | 首页 | 钟表文化 | 时间隧道
 
钟表史上的万历十五年
发表时间: 2009/5/21
 

假如阁下是一位史学爱好者,那么想必对于黄仁宇先生的《万历十五年》不会感到陌生。在这部有关中国明代历史的著作中,作者以公元1587年(即万历十五年)这“平平淡淡的一年”为线索,梳理了这一时期前后看似“无关紧要”的历史事件与时代人物,并推论出明王朝的衰亡末路,正是由于这些细枝末节上的变化才最终导致了大厦之倾,更以此阐述了“叙事不妨细致,结论却要看远不顾近”的大历史观。

的确,作为一条放诸四海而皆准的真理,“结论看远而不顾近”的大历史观无疑是我们由历史反思现在的可靠方式。“表面看来虽似末端小节,但实质上却是以前发生大事的症结,也是将在以后掀起波澜的机缘。其间关系因果,恰为历史的重点”。同样,对于二十世纪中叶的瑞士钟表业来说,假如没有发生那些在当时看来微不足道的小事,那么这只是瑞士乃至世界钟表史上无关痛痒的一段时期。瑞士钟表业势必一如既往地延续其数百年造就的辉煌,而世界钟表舞台也将依旧是属于瑞士钟表王国的一场独舞。



以1955年发生的若干历史事件为背景的真力时New Vintage 1955

即使从现在看来,二十世纪中叶都是瑞士钟表史上最为辉煌的时代。对于瑞士这样一个中立国来说,两次世界大战的相继爆发对它不仅没有构成丝毫的影响,相反许多钟表制造商还依靠战时国内外的军事订单而收入颇丰。而瑞士手表也因此在全世界范围内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市场。

1000多家钟表相关企业、十几万钟表行业从业者、上亿只的年产量、多达40亿瑞士法郎的产值、产品行销世界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历史数字透露出的繁荣之貌由此可见一斑。当时,由瑞士出口的手表数量连续十几年稳居世界手表出口总量的50%以上,甚至个别年份已高达80%—90%。作为国家的支柱产业之一,钟表给瑞士人带来了极大的荣誉,瑞士钟表在全世界的影响,甚至已可用垄断来形容。

当然,瑞士钟表业的极大发展也绝非幸致。作为一个历来重视在生产中应用科学技术的国家,瑞士人对于钟表业的投入也是全球屈指可数的:全国范围内大量开办的制表专业技术学校、众多钟表企业联合设立科研实验机构、以及政府划拨的大量研究经费,都在为这盛极一时的王国添砖加瓦。为了及时掌握与了解各国的先进技术与发展动向,瑞士人甚至还在全世界开设了钟表技术情报中心和通讯站。在如此歌舞升平且固若金汤的态势之下,似乎没有人能意识到这其中竟也会潜伏着危机。时间就这样平淡无奇地走到了1959年,那个属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最后一年。

沛纳海 LUMINOR 1950 3 DAYS GMT手表,搭载沛纳海最新P.9000机芯

以后的历史会为此证明,此后那场长达26 年的机械表危机在这一年中隐隐显露出了一些端倪。首先,瑞士一位名叫赫泰尔·马克斯的钟表工程师发表了一篇文章,大意为石英所具备种种特性完全可使其应用于钟表工业中,并且,石英钟表还会在未来的钟表行业中占据主导地位。

这篇文章自然引起了瑞士钟表行业的关注,但随即就因欠缺说服力而被瑞士人所忽视。理由很简单,石英振子的原理早已不是什么秘密,尽管各国此前在计量标准时间时已开始采用石英技术,但想要使那些体形如小汽车般笨重的庞然大物,变成微时钟甚至可供佩戴的手表,对于当时已掌握了世界领先的石英钟表技术的瑞士人而言,其难度之大绝对不难想见。何况,在机械表依旧大行其道的时代里另辟蹊径,转而钻研另一种未知其市场反响的技术以应用在手表上,是否真的具有现实意义?因此,这篇看来几乎不具备可实施性、并充满着种种不确定因素的理论性文章,很快就被淹没在了机械表那越来越响亮的滴答声中。

然而,令瑞士人始料未及的是,与此同时,一场针对瑞士手表而发起的挑战却在日本悄悄展开。有个名叫诹访精工舍的公司,正在计划以石英表为突破口,借此获得打败瑞士机械表的机会。一个非常有必要谈及的题外话是,这次研究计划被诹访精工舍命名为“59A计划”。

因为这计划开始实施的那一年,正是我们刚才提到的,平淡无奇、无关痛痒的1959年。

欧米茄以1956年“海马XVI”为原型设计的“北京2008奥运每日限量版”手表

有必要在行文之前介绍一下诹访精工舍,该公司成立于1942年,隶属于精工集团旗下,诹访精工舍这个听来有些古怪的名字,是由其所在地的名称得来的。

“59A计划”在着手实施后所从事的第一项工作,就是前往意大利罗马的第17届奥运会进行观摩。对于奥运会本身而言,那是属于全球顶尖运动员与体育爱好者的盛事;但对于计时装置的合作伙伴来说,奥运会只属于瑞士人。因为当时所有的赛事结果,都是由欧米茄提供的机械表进行裁定。日本人在罗马奥运会上看到了希望——没有人在使用石英表!这将是个无比巨大的市场!

1964年5月,毫无思想准备的瑞士人忽然发现威胁已如箭在弦:奥委会居然采纳了精工表向东京奥运会提供计时设备的提议。这个消息立即轰动了整个瑞士。奥运计时的王者之冠竟然要旁落到此前曾被一度轻视的石英表上,天平倾斜之迅速简直令人始料未及。然而事实却要比瑞士人预想得更加糟糕,在东京奥运会上,石英表951大出风头。这个新鲜玩意儿不仅便于携带,而且每日误差仅在0.2秒上下。尽管重达3公斤,但至少裁判戴在手上还不成问题。而且,和1957年时那些笨重的石英钟相比,其改变已不可同日而语。

1967年,瑞士人终于为自己的轻敌付出了代价,在纽氏天文台钟表大赛上,日本诹访精工舍的手表名列第四、五、七、八名。作为瑞士老牌的权威钟表比赛,这一结果自然无法让赛事组委会接受,为了保存当时硕果仅存的声望,纽氏天文台钟表大赛只好被迫告终。

格拉苏蒂也曾以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为题材设计过Sen ator Sixties计时表

然而,瑞士钟表的悲剧宿命还远远没有结束。1969年10月25日,日本东京京桥的服部钟表店举办了一场新品发布会,一个微型石英表展示在人们面前,这就是诹访精工舍的精工石英表35SQ。这只来势汹汹的石英表直指机械表的死穴——它的防磁、防震、走时精准度等主要技术性能,都是机械表所无法企及的。这些瑞士人花费了多年时间,耗费大量人力财力以期解决的技术难题,在石英表面前居然不值一提。

整个世界都为之震惊了。各国报章毫不吝惜对于石英表这个新生代手表产品的溢美之词。石英表的迅速崛起,让之前一度被瑞士机械表打压得无法抬头的各国钟表行业,获得了转危为安的机会。日本的另一钟表巨头,早在二十世纪中后期就曾以高空坠表和黑潮漂流,彰显过其产品优异的防震与防水性能的西铁城公司,此时也开始加入到石英表的研发行列来,并于1974—1976年间相继推出了液晶显示石英表、年误差在3秒内的超高精度石英手表,以及最早的指针式太阳能手表。

尽管早期的石英手表还曾受到研发、技术等方面的成本制约,造成过价格的虚高,但其所传输的款式新颖、防水防震、走时精准等颠覆传统的价值理念,很快就让其成为了市场中的佼佼者。特别是相对于传统机械表更加低廉的价格,更让之前一直以奢侈品面目示人的手表,成为了普通大众都能够佩戴得起的日常消费品。


 

芝柏1966 Full Calendar全历表

1973年10月,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为打击以色列及其支持者,石油输出国组织的阿拉伯成员国当年12月宣布收回石油标价权,并将原油价格从每桶3.011美元提高到10.651美元,使油价猛然上涨两倍多,从而触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最严重的全球经济危机。持续三年的石油危机对发达国家的经济造成了严重的冲击。在这场危机中,所有的工业化国家的经济增长都明显放慢,全球消费者市场中明显呈现出信心普遍不足的态势,“平安藏古董,乱世买黄金”,高级机械表这样的生活奢侈品虽然不至于无人问津,却也不得不滞留在难以为继的边缘。而这对于已处于颓势之中的瑞士钟表行业来说,更无异于雪上加霜。

石英表一路势如破竹,而瑞士钟表却节节败退,从七十年代中期开始,瑞士钟表在世界市场占有率以每年大约2% 的比例下降。1972年,瑞士表占世界钟表总出口量的41.2%,1975年这一数字锐减到30.7%。由于手表出口数量的减少,导致钟表从业人员也在相应减少,整个行业的开工率只有70%左右。当时世界最大的钟表部件生产企业埃勃什公司,两年内工人总数从11000人削减为7500人。大型的钟表企业都陷入如此窘境,传统家庭式钟表作坊的境况更是可想而知。

伯爵Emperador XL大尺寸表,延续着伯爵50年前所研发的Emperador系列的古典主义特征

1982 年, 瑞士手表的产量下降到5300多万只;出口量从8200万只跌落到3100万只,产品销售总额退居日本、香港之后屈居第三位。以当时瑞士两家最大的钟表集团——ASUAG和SSIH为例,它们在1982年和1983年累计亏损5.4亿瑞士法郎。近1/3的钟表工厂陆续停产并倒闭,数以千计的小钟表公司宣布停业,众多倚靠钟表赖以为生的工人,加入到了失业的队伍之中。而此后直到1985年尼古拉斯·海耶克将ASUAG和SSIH重组,合并为全新的斯沃琪集团,这段整整持续了26年的惨痛历史才算逐渐走向终结。

至今仍为此争论不休的后人们,依旧在为当年的这段历史提出着许多假设。假如那篇关于石英表的文章能够引起瑞士人的足够重视;假如瑞士人也能迅速研发石英表技术;假如瑞士人不会如此轻敌……可惜历史没有假设,折戟沉沙的瑞士人就这样经历了钟表史上最令人扼腕的时代。以后的历史尽管正如我们今天所经历的那样,瑞士表在卧薪尝胆之后终于东山再起,并用时间证明了他们能在风雨飘摇之后再造辉煌。但当我们回望历史时,时间却在1959年为瑞士钟表在“现在”与“从前”之间划出了一条沟堑。断裂处成为了瑞士钟表暂时告别辉煌的时间截点。而这道痕迹至今还深深烙印在那些具有着象征意义的复古表款上。在今年的日内瓦高级钟表展上,更多品牌的复古表款大量涌现,它们或缅怀辉煌过去,或记录骄人历史,但其中却总有一抹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回忆挥之不去。列宁曾说,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瑞士人当然不会忘记那段历史。因为在他们心中,在那个已如烟云的年代里,所有的瑞士钟表曾同时指向缺失。

(来源:《时尚时间》

 
 
     
友情连接:
会员企业: 上海表业有限公司 上海青雅钟表销售有限公司 上海富士达时计有限公司 上海汉斯钟业有限公司 上海金时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上海日月眼镜城 上海星钻秒表有限公司 上海关勒铭有限公司 上海摩士达钟表进出口有限公司 上海协力卷簧制造有限公司 上海靖和实业有限公司 上海精铁时实业有限公司 ---------- 行业协会: 香港表厂商会有限公司 香港钟表业总会 瑞士手表工业联合会 日本时计协会 台湾区钟表工业同业公会 美国钟表制造者协会 中国钟表协会 中国钟表信息平台 俄罗斯钟表网 澳门国际珠宝钟表展 时间科普网站
版权所有:上海市钟表行业协会     沪ICP备:16019496号-1      沪公网安备31010502001204号
本网站所有图片一律不准转载,否则追究转载者一切法律责任!
联系地址:中国上海市番禺路50号 邮编:200052 电话:+86 21 62804625 传真:+86 21 62804625

E-mail:caihm@vip.sina.com
网站建设求创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