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用户名(ID): 密码(P): [注册新用户]
sc
 
xs
zs
 
当前页面 | 首页 | 钟表文化 | 时间隧道
 
“万年钟”:梦想正走向现实
发表时间: 2007/9/10
 

记者:邵馨莲

 

                                                                      

一万年的存在是什么概念?能走一万年的钟又是什么样子?除了拥有足够强大的计数系统,它本身也必须坚固到足以跨越万年光阴……

“万年钟”这个有点“疯狂”的想法一出现在美国发明家希利斯的脑海里,就再也无法停止下来。现在,希利斯最大的愿望就是在有生之年看到大钟的正式开铸。

                                                                               

数十年来,美国发明家丹尼尔.希利斯呕心沥血地专注于“万年钟”的研究,上个月初,希利斯终于完成了第二个“万年钟”模型,现在,他希望能在有生之年,看到大钟正式开铸。

耗时20   第二代模型问世

加利福尼亚洲圣拉斐尔。一家机械店的角落里静静伫立希利斯“万年钟”第二代模型。为了这个模型,希利斯花费了20年时间。

从外表看,这个约有2.7米高的“万年钟”模型造型独特,由上下两部分组成:上半部分是一个球形的金属框,框中6个金属环分别象征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和土星的运转轨道;下半部分是6个层层相叠的“圆盘”。圆盘中心和球体中心相连,和“钟”这一称谓相比,它看上去更是一件雕塑艺术品。

从结构上看,这台模型与普通钟表相比有两个显著不同的特点。

其一,普通钟表内部通常包含一大堆齿轮,而这台钟的核心实际是一台组合式机械计算机,能清晰指示出一万年中的每一个瞬间。

其二,除计时功能外,“圆盘”上方的金属还能为参观者显示一万年中水、金、地、火、木、土6大行星在任一时刻的排列位置。

而从造价来看,“万年钟”更是非同寻常。新出世的“万年钟”第二代模型动用了软件前技术主管奈森.梅尔沃德的赞助资金。而在它之前的第一代模型是由一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赞助者出资打造的,诞生于19991231日,专为迎接千禧年而制,如今安放在伦敦科学博物馆。

希利斯本人计划对第二代模型继续改进。他介绍说,第三代模型构造将更为复杂,预计会有18米高。喷涌的想法推挤着希利斯,使他的构思不断丰富。这样,“万年钟“最终造价是多少,眼下谁也说不清楚。

希利斯很想在有生之年看到大钟正式开铸。他甚至开始设想自己身后之事:“最危险是我死后一两百年,大钟还算不上“历史悠久”,很容易遭到破坏。”因此,他计划寻觅接班人,“在我死后继续守护大钟”。

千年唱一次  誓奖“梦想”变现实

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万年钟”的想法就已在希利斯酝酿之中。眼看“千年虫”困扰人类,希利斯想到了更远的未来。几经思考,希利斯下决心打造“梦想之钟”:“它一年挪动一步,一百年敲响一回,钟上的布谷鸟一千年唱一次!

这种想法惹来一片嘲笑,却也为希利斯赢得了合作伙伴-----布莱恩.伊诺。正是伊诺,给大钟起名为“漫长当下“(Clock  of  long  Now),巧妙概括了他俩对”万年钟“的两个期望:历史悠久,示时精确,还体现出铸钟人的时间观:1万年再久,也不过是由无数”当下“拼缀成的链条。

但是,希利斯的构想遭遇了种种挑战。漫长的1万年,我们这颗蓝色的美丽星球上会发生很多事:风霜侵蚀、沧海桑田,更糟糕的则是人类暴力。

为避免盗窃或者抢劫,大钟不能用贵金属制造,也不能装饰珠宝。而要躲过战争戕害,它就必须和铜器时代的工艺一样坚固。

人们应能读懂它所指示的时间,却又无法捉摸其中奥妙。它还必须很容易修复,因此最好呈多个小模型的复合结构……

精准1万年   两大关键装置“保险”

为保证“万年钟”走时准确,希利斯至少为模型安了两个关键装置。第一即为大钟核心部分的机械计算机。

这种机械计算机呈圆盘状。它的外环是一圈齿状排列的小杠杆,杠杆上下摆动可表示正负,恰似计算机构造中的“1”和“0”。内环的杠杆则是固定的,代表一个预设数字。每隔一段时间,外环杠杆数字累积达到设定数字时,圆盘中心装置就会启动,使大钟读数发生改变。

这样的“圆盘”共有6张。每张“圆盘”对应金属球体中一颗行星。“圆盘”内环的预设数字则和行星周期有关。就这样,大钟可完美模拟行星的运转。

一般情况下,因时光流逝、金属磨损,机械运动就会逐渐加快,误差也慢慢变大。采用杠杆摆动示数恰是希利斯妙想的精华部分,把误差降低至最低。

不仅如此,希利斯还想法使大钟能自动校时,这也是第二个关键构造。他设计出一种校时器,上面安置了一块聚光镜。在某一特定时刻,阳光照射到玻璃上,聚集热量,引起金属膨胀,带动机械转动,使金属球体内的行星“运转”到代表那一时刻的位置上。如此,大钟可周期性“自我校正”,不至因机械磨损而导致误差越来越大。

动力的问题如何解决?希利斯说,借助温度、压力变化等自然现象,“有够多的方法能让大钟自动运转。但我还是希望人们会关心大钟,不要遗忘它。

于是,希利斯又把大钟设计成了自动和手动两便型。一般情况,大钟自会安静走时,而人们也可以手动为其上弦。

希利斯幽默地说:“'万年钟' 应能耐寂寞,但也会回应人们的爱。”

如今还有一个问题困扰希利斯----用什么材料来造钟呢?第二代模型使用不锈钢,但不锈钢却不能担负起万年的负担,“什么材料能经得住数千年光阴的考验?-----没有专业人士去研究这个问题。” 希利斯说。

至今,他也没能找到合适的材料,这让他倍感焦急和遗憾。
 
 
     
友情连接:
会员企业: 上海表业有限公司 上海青雅钟表销售有限公司 上海富士达时计有限公司 上海汉斯钟业有限公司 上海金时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上海日月眼镜城 上海星钻秒表有限公司 上海关勒铭有限公司 上海摩士达钟表进出口有限公司 上海协力卷簧制造有限公司 上海靖和实业有限公司 上海精铁时实业有限公司 ---------- 行业协会: 香港表厂商会有限公司 香港钟表业总会 瑞士手表工业联合会 日本时计协会 台湾区钟表工业同业公会 美国钟表制造者协会 中国钟表协会 中国钟表信息平台 俄罗斯钟表网 澳门国际珠宝钟表展 时间科普网站
版权所有:上海市钟表行业协会     沪ICP备:16019496号-1      沪公网安备31010502001204号
本网站所有图片一律不准转载,否则追究转载者一切法律责任!
联系地址:中国上海市番禺路50号 邮编:200052 电话:+86 21 62804625 传真:+86 21 62804625

E-mail:caihm@vip.sina.com
网站建设求创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