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仔细观察机芯运行时的状态
钟乐报时表 Carillon、Chiming Repeater 一般报时问表通常只有两个响锤,而钟乐报时表 Carillon 则至少有3 个的响锤 Ha m mer 及音簧 Gong来敲出高中低等音阶,组合出非常悦耳的声音报时。" 钟乐" chime 这个字原始的意义是一组能发出4 个不同音阶的铃铛声,不过在专业制表机械的术语中,它的意义被延伸到能发出两个音阶以上的报时敲击锤组就算。所以,钟乐报时表又会出现三锤、四锤等等这样的区别。其中最有名的是四锤模仿西敏寺Westminster 大鹏钟钟声的西敏寺钟乐报时。它是问表的极致,可以用纯粹的机械发出伦敦西敏寺大本钟的报时音调,也称西敏寺钟乐报时表。

我手里这只18K 黄金三问小三针西敏寺钟声报时怀表是极为稀有的瑞士三问怀表。它的所有功能完好。蓝钢表针,原装白搪瓷面.直径54 毫米,重125 克,前后盖把环共有13 个女皇头像,4 簧4锤报时、刻、分三问。开口式双层金属温差补偿摆轮, 按钉及把头皆为18K 黄金打造。宝玑双层蓝钢游丝, 叉式长杆骑马,32 颗天然红宝石表钻,马尔他防断条止逆系统,其制作工艺完全符合日内瓦12 守则顶级制表工艺! 其独特的4锤4簧结构由瑞士顶级制表厂ConstantPiguet 在19 世纪中期发明,并于1896年3 月20 日获得瑞士专利,专利号为11948。

整表正面全貌
这种发音结构可以发出3种不同的音乐,西敏寺音为其中的一种.另两种是瑞士国歌和《上帝拯救女皇》。在众多的国际拍卖会上,这类表的出现频率极为稀少,迄今为止的不到10 只。
按资料阐述的细节来看, 机芯由360 个零件组成……按下位于6 点位上的把手,它会敲击出伦敦西敏寺钟式的"mi-do-re-sol" 乐声……

报时部分全貌
但眼下这只西敏寺三问怀表在报刻时所发出的4 个音符似乎不是资料显示的3 - 1 - 2 - 5,于是,我用吉他, 通过一弦以校音器的E 音为准作基本测试, 其报刻时的四个音符分别是高音区域的2 - 1 - 6 - 4 这4 个音符,如果通过泛音奏法,无论音高和音色几乎和该西敏寺所发音完全吻合,从几个音符所产生的把位来看,也是吉它和弦把位最优美的一种。如此看来,当年的伦敦西敏寺钟声和西班牙声乐艺术似乎有息息相通的一面,要不然,古典吉他演奏法中一种非常悦耳而又复杂的技巧怎么会称为“钟声奏法”呢?但谁先谁后,我暂不得而知。

面盘下机芯上3137的编号和表壳上的编号完全吻合
从工艺方面看,它的大红宝石色泽非常诱人。由于当年没有激光切割和钻孔技术,可以想象,人工切割和钻孔的难度是多大了。另一方面,它力争体现日内瓦12 法则的制作工艺,让我看到了它惊人的细节部分。该擒纵叉含倒角在内竟有33 个面,它在300微米宽度上倒角,通过光标千分仪测量,所倒的角镜面棱角宽度仅70 微米……根据这些测得的数据和工艺要求,我做了一个实验。首先我用一块未经打磨的拉挡簧片进行镜面打磨,其工序需8 道,而且每一道工序必须做到位,做一个镜面打磨耗时需要50 分钟。另一个倒角测验为,在一小块钢片上倒出镜面棱角,应用工序6 道,倒一边镜面角,耗时需要30 分钟。如此算来,仅是打簧部分零部件的打磨和倒角就是一个漫长的工程。

表壳上的编号

0.755的纯度黄金常用来制造顶级怀表的表壳

把头环上的印记

每一根音簧的粗细和长短都不相同

做工精细、层次分明的擒纵叉

带盖石的擒纵叉夹板

带盖石的擒纵轮夹板

报分轮上分4 等份,每个等份里有14个凹齿,每一个凹齿代表一分钟。当一刻报过后,报分鸟最多可以耦合报分轮上的14个凹齿,即14分钟,也就是1 5 +14 = 2 9分,下一分钟过去就是整两刻了,以此类推。

调速器上的离心配重通过调节活动配重的角度即可使钟声节奏得到控制

笔者通过弹奏西班牙古典吉他,在15品高音区域里的泛音中找到了西敏寺打簧表里的钟声音符。

星形轮和报时阶梯轮。12齿星轮代表12小时,涡状阶梯有12阶。当形轮走一齿,涡状阶梯对应减少一步,其距离正好被报时弧尖接触读取。

打磨完美的钢槌。此钢槌为报刻槌之一。

笔者取下一根音簧,让音簧根部接触一个小空木盒,然后用小钢棒敲击不同的部位,所发出的声音完全不同。当敲击点在音簧根部9.5毫米左右时音色最美。

通过光标千分仪测量最小的棱角宽度

红宝石的特写
(来源:时尚时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