陀飞轮与卡罗素,这两个单词一出现我就不困了。我给喜欢钟表的朋友讲它们讲了快二十年,而我自己早年学习和分清楚陀飞轮与卡罗素大概用了五年。这是钟表领域特别有魅力的双生花。当然陀飞轮的出现要早一些,名气也大一些。
陀飞轮装置
陀飞轮(Tourbillon),字面意思为“旋涡”,于18世纪末由世界表坛一代宗师——阿伯拉罕-路易·宝玑(A.-L. Breguet,1747-1823)发明,并于1801年取得专利。从取得专利到今年整整220周年。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去解释陀飞轮,就好比设计制作一个精巧的小笼子,用这个笼子把机械钟表的心脏(擒纵机构)包裹起来,然后让这个笼子不停旋转,从而达到抵消地心引力对机械钟表运转精度产生的影响,这就是陀飞轮。
宝玑Classique经典系列5395超薄陀飞轮镂空腕表
所以从直观看,陀飞轮最大的魅力是旋转,转得让人目眩神迷,从怀表时代一直转到腕表时代;而且因为腕表尺寸及内部空间比怀表更小,陀飞轮腕表也更加难以制造。拥有陀飞轮的腕表,价格飞升也是普遍现象,陀飞轮腕表还是重要的腕表收藏类型之一。
雅典表BLAST镂空陀飞轮腕表
左为雅典表BLAST镂空陀飞轮腕表 右为雅典表航海系列大明火珐琅陀飞轮腕表
在220年的漫长岁月里,陀飞轮一直在发展、升级、演进,先后出现了传统、飞行、偏心、球形、倾斜等很多流派,且各具特色,堪称机械钟表皇冠上的明珠。而且人类很多前沿材料和设计,比如硅材质,还在为陀飞轮的日趋完美添砖加瓦。比如瑞士雅典表的BLAST镂空陀飞轮腕表与航海系列大明火珐琅陀飞轮腕表就是当代陀飞轮腕表中的杰出代表。
1892年卡罗素(Karrusel)诞生
卡罗素(Karrusel),字面意思为“旋转木马”,它的出现比陀飞轮晚了近一个世纪。最初是由伦敦一位丹麦籍的制表师(Bahne Bonniksen,1859-1935)于1892年发明,并获得专利。同样是让机械钟表的心脏旋转,何况陀飞轮已经出现近百年,为何还要发明卡罗素?我本人粗浅的理解认为:最初与降低成本有关。早期的卡罗素怀表并不昂贵,特别是与没有卡罗素装置的普通怀表相比。
右为雅典表的陀飞轮
卡罗素与陀飞轮最初有几大区别:
1.如果陀飞轮是一个笼子,那么卡罗素更像是一个托盘。陀飞轮采取包裹的方式,卡罗素是承托。
2.转速不同,陀飞轮普遍1分钟就要旋转一圈,因为如果转速慢了则达不到抵消地心引力的效果。而卡罗素刚被发明出来时,转速奇慢,要52.5分钟才能旋转一周,起不到抵消地心引力的效果,更多是为了玩赏性和制表师炫技。
3.也是最核心的区别,陀飞轮旋转的动力来自四号齿轮的传导,而卡罗素几乎直接来自机芯发条盒的传导。至今这也是区分陀飞轮与卡罗素的标志。
雅典表Freak Vision和Freak X
采用飞行卡罗素机芯
卡罗素被发明出来也有一个多世纪,同样在不断的演进与发展,特别是人类进入腕表时代以后。到了2008年,第二条卡罗素与陀飞轮转速的区别,已不再是区别,一分钟高转速的卡罗素同样能够抵消地心引力。只是拥有卡罗素研发和创新能力的钟表品牌明显比会造陀飞轮的品牌少很多,卡罗素的产品也比陀飞轮要少很多。雅典表的Freak“奇想”是雅典表的独门绝技表坛奇葩,它是属于现代高素质卡罗素领域的珍稀产品。
右为雅典表Freak X腕表
卡罗素最开始的初衷是打造一个简化版陀飞轮,但是事实上,卡罗素的结构要比陀飞轮更加复杂,这也让卡罗素在很长一段时间陷入了沉默里。后来,制表师们又将它从沉默的岁月里拯救出来。不管是雅典表还是宝珀,他们对这个传统的机械装置进行突破,突破并非是哗众取宠,而是另一种方式的传承,通过创新将这项古老的技术又呈现在我们眼前。虽然陀飞轮和卡罗素一直争议不断,但是对我而言,放在如今的制表环境里,这两者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机械美,是历史留下来的财富,而制表师们会将这些“制表宝藏”继续发扬光大。
如何理解陀飞轮与卡罗素的奥妙?有一个共同的前提,就是明白机械钟表的运作原理。这里有两个核心要素:一个是“等时性输出”,另一个是“擒纵机构”。如果从我国北宋宰相苏颂发明水运仪象台从而开创了人类机械钟表史算起,一千年时光荏苒,人类仅用小弹簧和齿轮组就实现了精确计时,不得不说机械钟表是一项伟大的发明。而陀飞轮与卡罗素这对皇冠上双生花,她们的魅力与较量还将继续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