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表业有很多第一。说实在的,每年都会看到各种越来越偏门的“世界第一”,从前所未有的材质组合,到层层堆叠的复杂功能。两者都令人印象深刻,却也都不大可能短时间内在制表史上留下专属印记。
事实上,虽然“第一”比比皆是,但有影响力的发明并不常见。至少就现代制表师的理解而言,没有太多可以改进的空间。因此,我们认为应该回顾真正极具历史意义的创举,例如第一款自动腕表。
大多数现代腕表都是自动的,不需要手动上弦。佩戴时,自动摆陀会随着手臂的摆动运作,经由轮系,带动发条盒上弦储能。当然,您也可以利用表冠,体验亲手上弦的乐趣。自动上弦系统实用优雅,表迷们早就习以为常,甚至有些人反倒着迷于手动上弦的复古感。那么,自动腕表从何而来呢?
1777年阿伯拉罕–路易·伯特莱的自动上弦机制
第一个自动上弦装置要回溯到1777年阿伯拉罕–路易·伯特莱(Abraham-Louis Perrelet)制造的机芯。该机芯首开先河,只要表在运动,装置中的摆锤状重物就向发条传输动力,理论上可以无限期运作。问题是,这款机芯为怀表设计,而怀表大多数时间都待在口袋里保持静止,因此并不总能获得足够能量保持运作。此外,该机芯制造成本很高,从未真正普及流行。
实际上,到1800年代,大多数怀表都没有采用阿伯拉罕–路易·伯特莱的自动机芯。直至一个多世纪后,类似的概念才在传奇制表师云集的马恩岛浮现。
1929年的哈伍德自动腕表
我们所知的自动上弦机芯由约翰·哈伍德(John Harwood)于1922年创制。他在寻找为腕表提供动力的方法时,注意到了玩跷跷板的孩子,由此萌生天才创意,并将这一概念用于上弦机制。
这就是已经成为现代制表不可或缺组成部分的上弦摆陀。用约翰·哈伍德自己的话说,该机制采用“一个旋转摆锤270°来回滑动,撞击两侧的缓冲弹簧。”在前往瑞士之前,这位英国制表师还利用概念怀表进行了验证,随后1924年约翰·哈伍德获得了自动腕表的专利。
两年后,FORTIS大量生产约翰·哈伍德创制的机芯,用于装配HARWOOD Automatic哈伍德自动腕表。1928年,约翰·哈伍德成立了自己的公司投产设计。有趣的是,他还设计了第一款摇表器,以证明他的腕表能够正常运作。接下来,劳力士隆重登场。
1931年,劳力士在蚝式恒动腕表中推出了效率更高的360°上弦装置。这基本就是最终形式的自动机芯,后来虽然还有修改调整,但都大差不差。很大程度上,劳力士就是因此获得了创制出第一款自动机芯的荣誉,但这种说法在业界引发了争议。相较约翰·哈伍德的设计,劳力士的机芯性能肯定更好。然而1956年,劳力士作出道歉,把所有功劳都归于约翰·哈伍德。
从那时起,自动机芯不断演变,出现了诸如IWC万国表的比勒顿自动上弦系统,但总体上它与约翰·哈伍德的原始设计类似,并装配劳力士式360°摆陀。阿伯拉罕–路易·伯特莱的自动怀表机芯仍然具有历史意义,也为后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但要说谁创制了第一款真正意义上的自动腕表机芯,通常归功于约翰·哈伍德。
来源: 腕表之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