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生产“瑞士表”的企业与国内一家著名钟表论坛,突然在网上短暂“交火”。受害者并未拿起法律武器,双方都保持沉默。是在酝酿更大的爆发,还是有什么难言之隐?看似山寨的品牌,从哪里找来“瑞士制造”这道护身符?“Swissmade”背后,到底有多少花头经?
“爱表族”网站突然瘫痪
5月13日18时15分,国内著名钟表论坛“爱表族”忽然瘫痪,持续2小时。22时17分,网站管理员“泰迪”发帖“致‘爱表族’网友―――13日晚间‘爱表族’网站受到攻击的说明”,提及当天下午收到自称“瑞士天骏表”负责人的电话,要求删除“该品牌是否为瑞士原产表”的网友质疑帖。“在不能得到满意答复的情况下,我们收到警告,网站将会被屏蔽,随即爱表族网站受到大流量攻击……”
“泰迪”称,针对此事已提取电话录音,如果网站再受恶意攻击,将会寻求法律保护。因网络瘫痪而对网友造成的损失表示歉意,对“瑞士天骏表”不负责任的行为感到遗憾。
“说明帖”至今仍挂在论坛显著位置,截至昨晚,发帖不到一周,已引发500多名网友跟帖,看帖者多达1.2万多人次。
短暂的网络纷争过后,“爱表族”除了一份网站说明,暂无下文,网站负责人在电话里明确拒绝了记者的采访要求;“瑞士天骏表”也没有做出任何回应。双方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沉默。
受害方不追究,被指责方也不辩解,“一触即发”的紧张局面为何突然变成“一团和气”?天骏表究竟是否为瑞士原产?带着疑问,记者开始寻找这款“很像天梭”的手表。
“天骏”服务热线出故障
打开天骏表官方网站,首页跳出一块大手表,右上角可选择语言,只有中英文两种,中文排在前面。页脚处,有一行英语,意思是“天骏表拥有本网站2002-2008年的版权”。
进入网站,“品牌历史”栏目没有文字,只有一张无法显示的照片;“公司新闻”栏目里有3条新闻,最近一条发布于2009年5月12日;在“联系我们”栏目中,只写明了公司在瑞士的地址、电话和传真。
网站右上角提供了两条“中国大陆区服务热线”。拨通“800”电话,被告知“已停止,请拨打另一个。”转拨“400”电话,6次无人接听后,总算听到一个女声,带明显南方口音。“我们的表当然是瑞士原产,各项进口手续和报关单,都齐全。”她没有具体回答“在上海哪里有买”的问题,称“许多大商场都有,我只有经销商的名单,不清楚具体销售地点。”
三言两语后,她便挂断电话。记者此后拨打数次,听筒始终传来“用户线故障”的回答。
昨天下午,记者走访巴黎春天、东方商厦、亨得利钟表店等多家商户,始终难觅“天骏”踪影。其中,亨得利钟表店的营业员一脸茫然地说:“从没听说过‘天骏’。”唯一知道这个品牌的,是东方商厦天梭表专柜的营业员。
“我也没见过,只是以前有个顾客误把我们当作‘天骏’,我解释了半天。”
“瑞士制造”分几个等级
“类似品牌,在业内还有不少,很少能进入上海的大商场,在国内二三线城市较活跃。”钟表鉴赏及收藏家、某手表杂志主编丁之向介绍。这些品牌看上去和瑞士名表相似,比如绿琴、帝琴、劳诗丹顿、劳时特、百利达等,售价上千元乃至近万元。记者调查发现,天骏官网的电话,至少能打通一次,而绿琴官网的服务热线,索性是空号。
“它们充分利用了消费者对瑞士钟表工业的信任,你可以说是傍大款,借名牌迷惑消费者,推销自我。”丁之向说,“但事实上,从法律和工商等角度,它们几乎没有漏洞,的确产自瑞士,甚至还够得上‘Swissmade’(瑞士制造)的基本标准。”
丁之向解释,关于“瑞士制造”有严格规定,但“瑞士制造”并不是判断手表质量的唯一标准。
瑞士1971年公布“表类‘Swiss’标识使用条例”,规定只有同时满足3个条件,才可在外表使用“Swissmade”或“Swiss”的表达方式,即:机芯为瑞士产;组装在瑞士完成;生产者的最后检测在瑞士完成。
“这些品牌拥有者大都来自国内,常用套路是:在瑞士注册企业,在国内生产配件,然后运往瑞士,找一家代工企业,配瑞士机芯,在瑞士完成最终的组装和检测。”丁之向说,这样一来,也能达到“瑞士制造”的下限要求。“但它的机芯可能是廉价瑞士机芯,和成品瑞士机芯的价格相差四五倍;生产成本也较低,它们通常明确要求瑞士代工企业压缩成本,而当地企业本来做的就是来料加工,给多少钱,办多少事。”
如何买到放心的“瑞士制造”手表
单从一款手表的外观辨别是否“瑞士制造”,颇有难度。钟表鉴赏及收藏家、某手表杂志主编丁之向曾在深圳见过几款陌生的“瑞士表”,“做工也挺讲究,戴几年可能一点问题没有,但美誉度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肯定差些。”他介绍一个简便办法,帮助广大消费者买到放心的“瑞士制造”手表。
瑞士钟表工业联合会,是瑞士钟表业中最有影响力的非盈利行业协会。
在协会官方网站(http://www.fhs.ch/en/links.php)上,列出了205个瑞士手表品牌,覆盖90%以上的瑞士钟表制造商。品牌和质量,有基本保障。那些涉嫌“傍大款”的品牌,无一在列。
“原装进口”只是传说
●“意大利服装”央视《焦点访谈》近日曝光,常在大商场销售的吉诺・里兹服装号称原产意大利,其实根本就不是意大利品牌,而是地地道道的中国牌子。国家工商总局注册信息显示,它的注册地为北京门头沟八亩堰村,但村委会主任说村里并无服装企业,说明注册地址是虚假的。
在不少机场候机楼有售的男装品牌卡尔丹顿,也声称意大利原装进口。但根据调查,其只是在意大利注册过商标,并没有任何生产、经营、销售活动。意大利商会也表示从未听说过这个服装品牌。
●“德国地板”
2006年,号称源自德国的欧典地板遭曝光。连续6年使用中消协授予的3・15标志,却被指虚假宣传。调查显示该产品并非纯“德国制造”,德国欧典总部根本不存在,欧典的代工厂就在北京通州。
随后相关部门数次抽检,并未发现欧典存在质量问题。同年4月23日,工商局对欧典定性为“夸大企业隶属关系”,此后欧典发表道歉声明并被处罚740万元。欧典的销售网络因此遭受很大打击,1100多家店锐减到三四百家。此后一直低调发展,很少出现在媒体上。
●“丹麦音响”
2002年的央视“3・15晚会”曝光所谓丹麦国际知名品牌音响“香武仕”,不过是东莞卢村的“地方特产”。遭曝光后,“香武仕”音响一夜间销声匿迹。北京市十几个经销点当晚被工商部门全部查封。
2003年,“香武仕”宣布涉足数码MP3行业,到2006年,仍有数码相框等产品推出。目前市场上已鲜见“香武仕”产品踪影。
(来源:东方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