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福建钟表行业而言,金融风暴所带来的影响已然露出狰容,并且还将意味着更多。市场萎缩、订单下降、成本上涨、资金周转不灵、行业竞争激烈,问题并非一朝而至,诟病其实早有察觉。或可以套用劳克斯·施瓦布的话,“福建钟表行业正经历一场转型危机,其后果将是一个新行业格局的诞生。人们开始意识到,需要对经营模式、产业结构乃至人们的思维方式作出重新审视。”瓶颈,或者突破,或者自缚,必须做出选择。
福建是我国中低档钟表产品的最大生产基地之一,福建的钟表行业是以外贸出口主导的一个行业,几年来在世界市场上保持着高占有率。其对外出口量,在金融海啸到来之前,每年的出口额都在大幅度增长,现在这个时代已经过去了。
这是一个困境:美国、日本、韩国等地客户受金融风暴影响后,定货量大大缩水。锦顺公司的总经理吴健坦言,今年锦顺的出口额与同期相比减少了30%。宜美公司的相关负责人则告诉记者,原在福建钟表业中占10%~20%出口额的韩国定单今年全部流失。
与此同时,坏单同样给福建的钟表企业带来伤害。一些欧美的客户在下完单之后破产,定单取消之后带来的损失只能由企业自己来消化。
在曾经繁华的表象背后,是福建钟表在世界钟表业地位较低,占领的大多是配件市场和低端市场的行内共识。
由于缺乏产业核心技术,特别是高端机芯的研究开发技术,福建钟表业很难分享到钟表产业创造的核心利润。虽然部分出口企业开始往高端产品进军,但整体来看出口单价依然很低。中国平均出口单价2美元左右,香港是5美元,日本是8美元,瑞士是200美元。受金融危机影响,出口企业的利润越来越低。
福建钟表业的现状是中国钟表行业的一个缩影。目前,我国钟表产量占世界产量的70%以上,而产值却仅占世界的20%左右,出口的钟表大多以中低档产品为主。缺乏高技术、高附加值的钟表产品出口,导致了我国钟表行业大而不强。
转战海外中高端市场及内销市场被认为是出口型企业转型的两大方向。为弥补欧美市场份额的萎缩,目前不少钟表企业正将目标市场投向东欧、印度、中东等新兴市场。相关负责人表示,面向南非市场的中高端产品目前销售情况不错。
谜局已现,又将如何破局?
9月10日至12日,全球瞩目的世界经济论坛——“夏季达沃斯”2009年新领军者年会将在中国举行。“夏季达沃斯”期间,美国轮胎特保案所引发的中美贸易角逐,再度引发了人们对金融危机下贸易新思维的考量。
“达沃斯论坛”主席劳克斯·施瓦布曾说过:“我们正经历一场金融危机,其后果将是一个新金融时代的诞生。人们开始意识到,需要对金融机构、金融体系乃至人们的思维方式作出重新审视。”
出口规模有两万亿美元,世界第二大出口国,这一切都显示着外贸出口对中国产业发展的重要性。然而在金融海啸一周之际,一些知名的出口企业,如佛山利达、东莞合俊、深圳阳光等相继面临倒闭厄运或艰难抉择,与此同时全球贸易保护主义也在抬头,诸如美国轮胎特保案以及欧盟针对我国铝合金轮毂发起的反倾销调查,对一些国内产业打击致命。
以传统轻工业发家居多的闽商群体,拯救出口或许仍然是一个重磅的词汇。不过这个群体正在思考或已经思考:现在是到了临界点“清算”的时候了,那些免费的午餐必然让企业的发展套上枷锁,低附加值的出口企业必须经历转型的痛苦,才会劫后重生,才不会在希望的田野上埋下失望的种子。
据福州海关的权威统计,今年1~7月福建省外贸进出口总值达422.4亿美元,同比下降15.1%。其中,出口284亿美元,下降12.9%。
值得关注的是,7月份福建外贸进出口值达73.4亿美元,虽然同比下降7.5%,但环比增长4.4%。福建外贸进出口有回暖迹象。
这些回暖迹象得益于政府的大力扶持,这些扶持包括:加大出口信用保险扶持力度、鼓励企业投保出口信用保险、鼓励企业参加国内外展会争取订单、鼓励企业通过商务电子平台来获取更多商机、加大出口退税力度、扶持传统产业发展、鼓励企业转型升级、支持企业“走出去”,等等。可以说,政策措施开始显现效应。
当然,回暖仅仅意味着出口下降的幅度在逐月收窄,并不意味着严峻的国际形势有根本的变化,相反的,仍然存在着巨大的变数。来自福建省轻工业联合会的相关资料显示,外贸型企业仍然有一些需要破解的问题。
据福建省轻工业联合会相关人士介绍:订单质量是一个首要的问题,不少企业表面上订单还有不少,但为什么要控制开工与用工数量,其实质在于,大单、长订单与往年相比减少很多,企业往往只能作短期的规划,而不能做中长期规划,这种摸着石子过河的运营方式,非常不利于企业的健康发展。他并且表示,近期的订单升温无法排除国外再库存、圣诞节等短期因素的作用,从中期来看下半年出口形势仍然不容乐观,预计外需真正复苏可能要等到明年。
订单危机外,还有贸易摩擦。金融危机导致全球经济衰退,一些国家和地区纷纷采取提高进口关税,禁止或限制进口等贸易保护措施,贸易摩擦有可能进入高发期,企业开拓市场难度将进一步增大。
据WTO统计,2008年中国遭遇到的反倾销调查达73起、反补贴调查达10起,分别占全球同类案件总数的35%和71%,是全球遭遇贸易救济调查最多的成员。今年上半年,中国遭受的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及特保措施等贸易救济调查更多达58起,涉案金额超过80亿美元。
盛世制造的总经理陈志告诉本刊记者,反倾销税的征收必然会对企业的出口造成重大影响,由于中国出口的大量产品是在国际市场竞争最激烈的劳动密集型产品,所以必然遭遇更多的贸易摩擦。
美国轮胎特保案以及欧盟针对我国铝合金轮毂发起的反倾销调查,已上升为国与国之间的贸易磋商与反制。
订单危机引发企业的规模收缩,而国家间的贸易摩擦,则让企业感到命若蛛丝。
很多企业家都观望与探寻确解之式。
根源显现
低端产品出口的式微
过去的一年,考验着企业家的抗压与判断能力。
福建省副省长李川的一句话点明了企业应对危机的关键所在:金融危机并不都是坏事,要抓住时机,促企业与产业转型升级。
无论是订单危机,还是贸易摩擦都在一定程度上跟产品的门槛低与市场竞争强有关。
产业转型升级的呼声之下,还意味着中低端出口产品的没落。而福建钟表行业就是一个很有说服力的产业样品,其因外贸出口而兴盛,又因外贸出口而受困。
(稿件来源:《闽商》摘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