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3月17日至25日以中国钟表协会田民裕理事长率领的八人考察团,在参加巴塞尔世界钟表珠宝展期间先后参观考察了IWC(万国)、江诗丹顿、萧邦、三家世界名牌手表公司和一家钟表机床厂(碧玛泰克)。当前,我国钟表行业正处于从数量主导型向质量档次、效益主导型转变的阶段,推进生产由价值链的低端向高端转移,以获取持久的竞争能力。因此,学习、了解瑞士高档品牌的经营理念、产品定位、工艺安排、人力资源和生产组织形式等情况显得格外重要。我团带着这一任务,在瑞方热情友好的接待下,详细地参观考察了瑞士三家高档手表生产企业的近况,不虚此行、颇有收获,现将参观考察的主要内容归纳如下:
一、关于经营理念的感悟
我国是世界钟表生产大国,是中、低档产品的生产集聚地,我们长期以来熟悉的领域是低成本扩张、大规模生产、低价位、走数量,粗放的经营模式。对高端手表特别是世界名表的经营理念认知甚少。这次参观考察对我们很有冲击,首先我们从经营理念上了解、认知,经营理念是企业的灵魂,是经营管理者依据市场需求及自身能力,确定企业正确经营行为,追求企业绩效的准则,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企业的发展方向、基本设想与发展目标。事实证明、一套明确的、始终如一的经营理念,可以发挥极大的效能,为企业持续发展起到关键作用。
3月17日我团参观IWC(万国表)公司,接待我们的公关经理巴巴拉•苏珊女士告诉我们,高档表是奢侈品,是以贵族、富豪、成功人士为对象的奢华商品。这是数量很少的消费群体,他们愿意出很高的价钱,但要求很高,不仅用材昂贵(黄金、白金)、品质精良、加工精细、而且对机心的功能和复杂程度、装饰加工非常注重。
“不断追求技术完美”是万国表秉持的经营理念,不断研发及改进手表机心、增加功能及表壳外观创新设计,是1868年以来IWC一直坚持的制表信念。从创业开始,便以机械表机心为核心,增加技术含量、追求完美,使万国表从“琼斯”机心起步,到1915年的76型机心、1946年的89型机心、1950年的自动上弦机心、以及陀飞轮、万年历、三问报时、等复杂装置机心。万国表厂自行设计、研发形成核心竞争力的历程,不仅奠定了万国表超卓的信誉和世界顶级名表的地位,而且也为瑞士钟表业增添了辉煌的色彩。
146年的历史积淀使万国表形成了50000、80000、89000、98000四大机心系列、十七个基础品种,经不同的配置可排列组合成160多个机心,完全能够适应细分市场各种不同的要求。每种系列均有它独有的特征,例如:50000系列,它的特色是能量储备168小时(7天),双向自动上链系统;80000系列特色是28800振频、防振装置可有效吸收及抵消来自各方的冲击力。万国表厂根据不同历史时期的主流题材和不同的顾客需求,推出 “海洋时计”、“工程师”、“葡萄牙”、“达文西”、“飞行员”、“柏涛菲诺”六大经典系列,成为名闻世界的手表系列,目前,在中国市场最受青睐的是葡萄牙系列。
在万国表厂的参观考察中,“不断追求技术完美”的经营理念,不仅在机心设计创新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而且贯串于整个制造过程,从机心夹板加工、打磨修饰,部件组件小装配、到机心装配、成品组装、检测、每道工序都追求完美,从理念变成整个团队的行为规则,万国表厂经营理念、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3月22日我们参观考察位于日内瓦新区的江诗丹顿PLO制表工厂,这里聚集了众多世界名表公司,有百达菲丽、伯爵、劳力士、肖邦等,一幢幢豪华的大楼矗立在绿草坪和树林中,没有围墙没有栏杆,与蓝天白云相辉尤如天堂一般,清新的空气,静宜的环境给人带来愉悦的心情,非常适宜于员工在舒适的心态中从事高档表的生产。江诗丹顿与众不同的是安排一位已退休的鲁道夫•布尔先生接待我团参访,在工厂参观过程中,从该公司员工对他恭敬的态度中使我们感到他是位非同一般的人物,后来我们从日内瓦市中心江诗丹顿总部大楼的广告牌中才知道他是江诗丹顿乃至整个瑞士为数不多的制表大师。布尔先生告诉我们,江诗丹顿自1755年创立以来,一直致力于延续和巩固制表传统,追求更精湛的技术和更亮丽的外形设计,并且完美表现于每一只手工精致的腕表中。从样本的介绍中我们得知江诗丹顿的理念是“悉力以赴,精益求精,亮丽的设计,兼具内在与外表的美。”江诗丹顿以精湛的工艺技术和完美的修饰闻名全球,擅长复杂机械表的制造,有不少伟世经典作品,例如:世界上最复杂的手表(Tourdel lle)它拥有十六种不同的功能:三问报时、万年历、陀飞轮、月相、时差显示等,由834个零件构成的机心,耗用了设计师、工程师、制表大师1万小时,限量7只。参观时我们见到一位制表大师正在制作用114颗钻石镶满表壳的名为“卡里斯泰”的铂金表,用显微镜修饰表壳上的镶钻工序,精雕细琢,创制完美。布尔先生告诉我们这里生产的机心都经过日内瓦标记的认证和瑞士天文台的质量认定,均代表着手表的至高境界。如今江诗丹顿总部大楼240名员工,年产量仅为6000只。江诗丹顿自1840年起,每只手表的生产图纸、记录、销售日期及机心、表壳编号等资料,都完整无缺地保存在公司的档案中。他们将超群的技术、严格的测试、精湛的工艺与完美的造型结合在一起,创造出一个又一个经典之作。在漫长的岁月中,经久不衰地成为名贵典雅的象征。
3月23日我们参观了位于日内瓦梅兰的萧邦(Chopard)总部大楼,和在瑞士汝拉地区以制表闻名的松维利耶小镇,以路易-于利斯•萧邦(Louis-Ulysse Chopard)名字缩写命名的L.U.C手表制造工厂。接待我团参访的是萧邦公司运营总监,我们参观了表壳制造,从金块熔化到数控铣加工、打磨抛光,参观了从机心夹板加工、打磨修饰,部件组件小装配、到机心装配、成品组装、检测整个制造过程。
萧邦的经营理念是:精湛、奢华和完美。享誉全球的豪华手表和珠宝品牌萧邦,其历史可以追溯到1860年。一个多世纪以来,萧邦始终以其精湛、奢华的手表和完美、奢华的珠宝首饰闻名于世,产品全部出产于自己的厂房,制作过程极为严格精密,到今天,萧邦已成为珠宝首饰与钟表业界一颗璀璨的明珠。
1976年,萧邦公司创制了“快乐钻石(Happy Diamonds)” 系列。在表盘上,活动的钻石在两块透明的蓝宝石水晶之间可以完全自由地滑动和转动,改变了宝石仅能静态镶于表面的呈现方式,凭借这一大胆独特的创造,萧邦“快乐钻石”赢得了1976年德国巴登巴登金玫瑰奖,这是世界上拥有至高荣耀的一个手表奖项。自此,萧邦公司跻身国际顶级豪华表制造商之列。1997年,“L.U.C 1860”男士手表由媒体和手表零售商推荐,当选为年度最佳手表。萧邦手表赢得了至高荣誉,1998年;萧邦成为每一年度在戛纳举行的国际电影节官方赞助商。
二、机心精饰加工及工艺流程的启迪
传统修饰工艺与现代数控加工技术的完美结合是高档机心生产的重要手段。
参观中我们见到,主夹板、小夹板零部件加工都采用数控机床,有五轴多工位的数控铣,可一次加工装配面和表盘面的各种尺寸的凹槽,其加工精度0.004毫米,甚至0.001毫米.使用的机床有瑞士威利文机床、碧玛泰机床。夹板的基本尺寸和精度依靠数控铣 ,数控加工中心来完成。传统的修饰工艺主要是手工打磨日内瓦纹、去毛刺、雕刻夹板上的图案等,每块夹板均由手工在立式显微镜下雕刻完成,(使用放大15倍的立式显微镜)。夹板及自动锤上的文字,较深的用高速仿型铣、较浅的用激光触刻。所有工件的传送,都有专用的模板,五个一排共十排、五十件一版,互不擦伤。
参观中所见的夹板花纹(日内瓦纹),由台式小立铣手工操作,磨头是PVC加磨料的专业磨具。杆簧合一的机心杂件加工,用数控线切割机床加工,多个杂件排列在一块材料中,线切割后再精磨、抛光、落料,使工件达到精细美观程度。精磨机是立式的,抛光机是卧式的,一根轴上有五个粗细程度不一的抛轮、抛轮从牛皮到粗棉布,细棉布,抛光膏为精细程度不一的三种。
镂空夹板的加工,采用数控加工中心,加工铣削所有的镂空部分、并打轴孔,精度0.004毫米,转速3万转/分,夹板的平面部分用同一台机床加工,表面粗糙度可控制在0.005毫米。经此加工后的镂空夹板再进行手工去毛刺和雕刻花纹,同样在显微镜下操作,由工匠完成。
三、机心的装配与调试、检测
机心装配分四个不同的阶段:上条拨针至传动轮系、擒纵及摆轮游丝系统、自动和日历部分、特殊功能装配如陀飞轮、计时码表、三问表等。前三部分的装配由熟练的制表师分三组组装。每一个阶段都要经过测试,检查轮片间隙、传动效率、摆幅等。装完机心后,须经十天的测试,一个星期的装配量人均五十个。特殊功能的装配必须由高级技师从头到尾的全部装配,装好后测试,调整到最佳状态后,再将机心拆散,经严格清洗后、再装配调试,然后再送检测部门逐一检测。
布尔先生告诉我们,装配陀飞轮、计时码表特别是三问表,有相当的难度,其调试的功底和精确的程度完全取决于自身经验的积累,唯有充分理解结构设计的意图,才有把握装配,没有捷径。参观中我们注意到几处可借鉴:
(1)装配工作台的高度及椅子的靠背是按照人体工程设计,使装配工能够在舒适的状态中工作,而舒服的状态是延缓疲劳,提高质量的前提;
(2)装配工作台上的仪器,尤其是可直视轮片间隙的仪器,对保证质量和效率有好处;该仪器在巴展三号馆中有展出;
(3)装配中的分段检测,是保证机心最终质量的重要手段;
(4)多种工具和仪器是复杂机心装配必不可少的装备。
四、人力资源的培育是保障高档手表持久不衰的关键
参观中我们对人力资源的培育留下深刻的印象。每个高档表生产企业均特别重视人才的培育,万国表自1950年便已开始开办培育具国家认可的(horloger complet)全方位制表的学徒训练。万国表主张全面性培训模式,年轻人于沙夫豪森受训成为制表界所认定的全方位制表师。每年万国表公司从报考的120名高中生中,经二次培训考核,最后只招收六位制表学徒,以三至四年学习万国表的基本制表技术;其中百分之八十的时间参加培训课程,另外百分之二十的时间在工厂实习,每位学徒必须图文并茂地做每周的总结报告。
万国表的学徒可从多方面学会制表大师的工艺。(Remonteur)是上条拨针系统及机械传动轮系训练;(Acheveur)是有关擒纵系统组件的训练。(Regleuse)或(Regleur)集中在训练摆轮游丝及安装已完成的平衡摆轮在腕表内。(Retoucheur)微调机心后,(Termineur)便把机心组装到表壳内。(Rhabilleur)专精于维修服务。训练的目标是让年轻的实习生学习在独立性、灵活度和创意以至其他方面的发展,包括学习精神及团队精神等,对万国表而言这些都是复杂腕表的制表师所应具备的基本特质。所有学徒都将接受为期三年的训练,毕业后可获得“实习表师”的头衔。之后于第四年他们可选修更专精的训练,专攻于工业制造或(Rhabillage)(维修)。制表工艺师的培育是保障高档手表生产持久不衰的关键。
五、高档手表成为名表的关键要素是品牌文化的积淀
瑞士高档手表是欧洲文化的缩影,每一个品牌和每一种品种系列都有它当时的文化背景和历史典故,无论从款式的风格、外型的线条、修饰的花纹图案、甚至字块的比例,都带有欧洲文化的传承和延续。值得我们启迪的是,参观考察所见的三家著名品牌,他们非常重视品牌文化的积淀,每家表厂都有历史、都有故事,而这些故事恰恰是后来的消费者能够记住并且广为传播的品牌内涵,人们记住这些鲜活情节的过程,也就是对品牌从认知变为对品牌的忠诚,历史的积累使品牌文化厚重,文化内涵是高端消费群体选购高档手表的主要参照因素。参观考察中这三家名表企业对品牌文化的积淀有不少案例,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1.原创是品牌文化的核心
每个品牌、每个品种系列都是经过原创形成的,而原创的过程事实上就是对当时文化背景、时代元素的解读和注释,原创的记载留下了文化的烙印。江诗丹顿镂空机心是原创设计,它是从欧洲宫廷文化背景中吸取了贵族的气息,无论从形态、雕工精细的花纹,还是金色的外观都带有浓郁的皇家风范。万国表中的葡萄牙系列,虽然是三十年代二位葡萄牙钟表经销商要求订制的具备航海计时功能的钢壳表,但其人文背景是欧洲航海文化(麦哲伦航海家)的渗透,在原创设计中注入了因航海定位需要的功能,硕大的壳体和反差很大的表盘字体,专门为航海家设计。由于其精湛的工艺技术和走时准确的优势获得众多人士喜欢,成为名扬世界的经典系列。原创来源于欧洲文化,又丰富了欧洲文化。当今,欧洲崇尚自然、简约和回归传统的潮流,同样引导手表原创设计的风格,原创是品牌文化核心。
2.对历史典故,特别是创业阶段的成长史、有照片、有记录、有内容丰富的历史记载物品,例如江诗丹顿总部在最显眼的位置,摆放着创始人瓦什隆制表工作台,他曾于250多年前背着这张桌子来到日内瓦市中心现场制做,一幅艰苦创业形象深刻地留在观众的心中,也许这对于靠勤奋起家的富翁能产生共鸣。
3.记载名人的痕迹,形成“名”气。萧邦表是戛纳电影节的官方赞助商,该公司走廊中挂放了历届“金棕榈奖”得主的照片、中国的巩俐也在其中。江诗丹顿公司的档案册中,有几十个国家国王、元首、总统们订购的记载。其中有清朝两广总督为乾隆皇帝订婚订制的挂表记录。万国表颇受知识阶层喜爱,爱因斯坦戴着万国表去美国的故事成为当年的新闻。名人的痕迹包装了高档手表,使其成为名表。
(来源:中国钟表协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