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金融时报》4月14日报道]
上海表业有限公司曾经非常辉煌。现在它每年的销售量约为100万块,其中多数销往国外。与很多严重依赖出口市场的中国制造商一样,这个公司正羡慕地盯着迅速发展的国内奢侈品市场,推出一系列高级款式吸引新消费者。该公司的一位负责人说:“过去表只是用来看时间的,现在表成了地位的象征。为了提高国内销量、增加利润,我们准备改善产品的功能特色与设计,并向外国公司学习。
这反映出中国整个表业面临的问题。国内生产商每年粗制滥造地生产出近10亿块表,在世界各地销售,从伦敦到洛杉矶。虽然中国制造商的销量很高,但是它们卡在了低端市场。中国钟表协会说,2006年中国出口了1750万块机械表,但是销售额只有3920万美元。中国商务部说,世界表业市场中,中国制造的表约占80%,但是收益只占10%。
这在中国不是什么新鲜事。通过大规模生产和廉价劳动力,中国在制造业领域可以闲庭信步,但是在设计和品牌上却力不从心。尽管某些行业,例如汽车领域,最近取得了进步,但是创造国内品牌对中国制造商来说是很大的挑战。上海钟表协会的专家说,如果中国公司要想在奢侈品领域有希望,需要在营销和产品开发上取得巨大进步。但是即使是针对高端市场时,上海表业有限公司仍然在想在价格上竞争。可是竞争对手则认为,打价格战不能抓住奢侈品消费者的心理。管理咨询公司贝恩公司最近公布的研究显示,尽管中国是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奢侈品市场之一,但是它有可能被流光异彩的外国品牌占领。
对于中国品牌来说,廉价生产和冒牌货的恶名挥之不去,就连大陆的顾客也这样认为。贝恩公司调查了1000名中国人,其中将近一半不会买“中国货”,因为他们担心那些产品是假货。贝恩公司评论说,中国品牌现在着眼于低端奢侈品市场,注重在二级城市建立忠实的客户群。
英国《金融时报》4月14日报道]题:中国抓住富裕的梦想
中国正在迅速成为世界知名钟表厂商的争夺战场。它们希望亚洲的新富们能给他们带来源源不断的生意。中国经济飞速前进。中国人高涨的购买力在奢侈品消费上可见一斑。根据贝恩公司的研究,中国已经成为仅次于日本的亚太地处第二大奢侈品市场,并且预计在2010年之前还能以每年28%的速度递增。这样的数字怎能不让那些国际手表厂商们心动?他们相信中国是他们的巨大机会。
然而一些专家却质疑,中国市场还不成熟,难以支撑稳定的奢侈品需求,至少现在不行。《中国经济季刊》的编辑、经济学家亚瑟克罗伯说:“中国的中产阶级家庭的平均花销还远远低于欧美。”美国中产之家的年收入大概4万美元左右,而在中国被认为是中产阶级的家庭年收入也不过十6000美元。他认为很多正在向中国的零售业和奢侈品市场投资的公司对于中国消费者的实际购买力估计过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