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周总理近20年曾经是结婚“四大件”之一
“1955-2005从时间上走来———上海牌手表50周年回顾展”昨天在上海市城市规划馆落下帷幕。从中国人自己试制的第一块细马机械手表,到当今世界上制作工艺最先进的陀飞轮精品表,“上海”牌这块响当当的老牌子,在向市民述说它50年风雨历程的同时,也把人们带回到了那个全国老百姓都以戴上海牌手表、骑永久牌自行车、听红灯牌收音机为荣的年代。
第一只国产细马手表
展馆最内侧的一个展台内,静静地躺着一块微微发黄的老手表,表面上一行细细的字———“第一次试制样品”表明了它曾经的辉煌,这是1955年9月26日上海试制成功的第一只国产长三针细马手表。虽然已经走过了半个世纪,但是它那根跃动着的带有红色箭头的秒针,让人感觉到它活力依旧。
上海市钟表行业协会副秘书长石家璋告诉记者,“马”是手表的“心脏”,“粗马”是用钢丝做成的,当时的上海已经能制造粗马手表了,但是这种表比较容易磨损并导致走时不准。而“细马”是用钻石或者人造宝石制成的,更耐久。由于新中国成立不久,受到一些国家的制裁和封锁,1955年,上海轻工系统调集了28个单位的58名能工巧匠,白手起家,用土办法试制成功第一只细马机械手表,拉开了民族手表制造业发展的序幕。
首次试销市民排队抢购
1958年以前的一段时间,上海生产的手表有叫“和平”牌的,还有叫“东方红”牌的,1958年以后统一为“上海”牌。
1958年7月1日,上海牌手表在上海第三百货商店首次试销,60元一块。“17钻、钢背、长三针、防水、发条开足可连续走36小时……”试销柜的展示牌上一一列举了手表的好处。《新民晚报》当天的报道称,数百市民在第三百货商店排队抢购“上海”牌手表,更多没有买到的市民只能留下来写预购单。
获封“中国第一名表”
展馆里,挂着一幅老式上海牌手表的图片。这是周恩来总理戴过的手表。
“什么时候能戴上我们自己生产的手表呢?”这曾是周恩来总理的期盼,当他听闻上海牌手表生产出来后,非常兴奋,很快就给自己买了一块。从此,这块上海牌手表就一直伴随周总理,直到他逝世。
展览现场一位年长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上世纪50至70年代,中国人眼中最好的轿车是“红旗”牌;最好的国产手表就是“上海”牌了。周恩来总理不论什么场合都戴着那块手表,每当有人问及时,他都要夸上一番,“上海”牌手表因此名声大噪。“上海”牌手表也因其优良的品质先后获得国家、轻工业部以及上海市的多项荣誉,被公认为“中国第一名表”。
这位老先生还回忆说,周总理戴的这块手表在当时售价大概为120元,全国统一价。当时普通老百姓的工资一般在30元左右,要买一块100多元的手表得攒上半年多。在那个年代,拥有一块上海牌手表,算得上是“高品位”一族了,当时有的年轻人甚至觉得,能拥有一块14钻的“上海”牌手表就不枉此生了。所以在那个年代,上海牌手表和收音机、自行车、缝纫机一起被称为结婚“四大件”。也正因为这样,上海牌手表见证了许许多多的爱情故事。
老牌子焕发第二春
80年代后,上海牌手表开始受到欧洲名表及日本电子表的冲击。很长一段时间,上海牌手表似乎已经带着它的时代气息一同从我们的生活中消失了。而今天,找准了发展方向的上海牌迎来了它的“第二春”。
在展馆中,记者看到了一款堪称制作工艺世界一流的上海牌陀飞轮精品表。它精巧细致到无与伦比的外表让人叹为观止,不过它的价格也令人咋舌———10万元人民币。据上海表业有限公司工作人员介绍,这款专为上海牌表50华诞制作的珍藏版手表全球限量发行50只,目前已被预订了10余只。据介绍,此前刚有一位马上就要返程的外地商人愿意用现金现场付款买下这只样表,遗憾的是,样表概不出售。 (来源:新闻午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