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表、缝纫机、自行车曾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上海人结婚时必备的"三大件",但在经历了一段辉煌之后也一度陷入沉寂。在这两天的上海轻工新品展销会上,"老三件"纷纷以新面目出现,给上海市民带来了不少惊喜。
在这次的轻工展上,中老年人成了参观者的主角。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这些中老年观众大多是冲着"蝴蝶牌"、"上海牌"、"凤凰牌"这些昔日的老品牌来的。
(市民:我特意跑过来看上海的轻工产品展 好多年没有看到这种产品了 看到新的产品出来 感到很欣慰) 
让参观者欣慰的,是传统的三大件如今都已改头换面。"蝴蝶牌"缝纫机不再是两个人才搬得动的"笨家伙",不但占地小了,功能也提升不少。以前缝纫机只能缝出"直线",现在还增加了菱形、月亮形等30多种花样,售价不过530元。
自行车中新品也不少,永久、凤凰等老牌子纷纷推出了小巧可爱的迷你型,重量不到5公斤;如果是镁合金材质,则比同类车还要轻2公斤左右。而这块"上海牌"轨道式双陀飞轮手表更是一亮相就让人眼前一亮。厂方负责人说,它曾在一次拍卖中卖出50万元的高价,其奥秘就在于它采用的陀飞轮技术。这项技术原是瑞士厂商一统天下,如今"上海牌"手表不仅掌握了这项技术,陀轮表盘的转速还突破了瑞士手表12小时自转一次的记录,达到每小时自转一次,使手表的误差大大降低。难怪前来参观的"老上海"们,感慨万千。
(市民:看上去就觉得是跟上了时代的 我们这个年代的人 虽然是年纪大了 但是对于时尚还是有追求的)
那么,为什么上海的老三件在这次展销会上,会有如此大的变化,记者今天来到上海钟表有限公司。总经理董国璋告诉记者,上海牌重获新生,靠的完全是创新。上世纪90年代末,上海牌手表的销售收入,从最辉煌时每月近2000万,一下下降到100多万,跌入发展的最低谷。从那时起,他们痛定思痛,开始了一系列的改革。他们首先引入民营资本,对企业进行并购重组,又从瑞士进口了世界最先进的制表设备,提高产品档次,使制表技术达到世界一流水平。
(董国璋 上海钟表有限公司总经理:有没有可能把一些国产的品牌走一些外延的路 通过国际市场来打造它的品牌 一条是外延的路 一条是吸引的路 我们有没有可能从国外引进一些品牌来为我所用)
十年磨一剑,上海牌手表终于走出困境,以崭新的姿态重新走进人们的视线,而实际上,上海其它的老三件产品,也都经历了这样的阵痛。然而,老三件毕竟衰落过很长一段时间,已经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能否被家庭接受,特别是像上海牌手表这样的大众产品,如何媲美国际名表,再入大众视野,是厂商思考得最多的问题。
(董国璋 上海钟表有限公司总经理:我三千块买你上海牌 我感觉合算 但是要卖到5千、6千块 我就去买一些国外进口的品牌手表 比如说浪琴 比如说欧米茄等等 就是我们从兴旺进入没落以后 第二次腾飞 在这方面迈出的步子还不快 )
目前,上海轻工协会正在组织这些企业,加大品牌推广力度,让百姓重新认识老三件,重新喜欢上老三件。

上海的老三件重现风采,让人十分欣喜,更耐人寻味.他们经历的大起大落,风风雨雨,是上海轻工业勇于改革,不断创新的生动体现,也许今后他们要真正屹立于市场的过程,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我们祝愿上海的老三件能够继续克服困难,勇攀高峰,让老三件重获新生.好,感谢收看今天的新闻透视.
(上海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