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量版热卖 到底投谁所好? 发表时间: 2008/2/29 |
由于目前越来越多的富人日趋年轻化,这些年轻的新贵们希望以佩戴腕表的方式来表明自己的身份和地位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各大表商纷纷推出自己的限量表款,甚至有表商宣称自己的限量版系列的每个款式都会在最短的时间内被销售一空。“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限量版腕表系列现在是火爆异常!”这样描述限量版系列腕表销售现状的“豪言壮语”似乎此起彼伏,越来越多的钟表公司正在考虑或已加入“限量赢利”行列。
这就意味着,市场上所谓的限量版腕表越来越多,太多并非限量或毫无缘由作为限量版的手表也纷纷出现,这对真正的限量版表款的销售构成了一定威胁。可问题是,商家如此乐此不疲地制造限量版腕表,到底有多少消费者被忽悠着掏了腰包呢?
限量版本的市场潜力
在全民追逐时尚的今天,许多人越来越想寻找与众不同的东西了,徜徉于钟表王国里的钟表爱好者们也不例外,于是,一个新品牌或者某种限量版就正好符合了这部分人群的心意。据笔者了解,限量版本最初主要面向收藏市场,收藏家们总是喜欢稀有的手表,通常是限量版本越稀罕就卖得越快。
事实上,一些低端手表公司制作的限量版本数量可达几千只,但对于高端表来说,这个数量一般只有几百个、数十个,抑或只有一个。一些高端表的CEO曾经告诉记者,他们有着非常喜欢收藏自己品牌的VIP客户群,因为许多收藏者都追寻某一特定款式,畅销限量版本的头疼处之一是极小分发的数量。一般而言,喜爱收藏的VIP都会提前预订产品,有些人甚至每个系列都会购买。收藏者希望拥有他人没有的东西,并且这些型号也会因为制造商本身而增值。由此看来,手表的数量对该款式能否成功出售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不过,品牌和零售商们也发现限量版本并不仅仅面向收藏人士,限量版本正在感染一些希望拥有与朋友们不同或是朋友们没有的东西的常规手表买家。
“限量”过多的危险
一些版本之所以保持限量,是因为无法制作更多,因为限量版通常耗费更多时间和人力,另一个原因则是由于使用的材料很难获得。一位表友解释说,限量表款如显示与某个人、地点、事物或活动有情感联系,那它对与这些外界事物有关联的人来说就更有吸引力。不过要是在市场上供应过多就会降低价值,过少虽有助增值,但也会适得其反。 也就是说,限量版本的市场销售也会存在一定风险,因为限量版本是如此的受欢迎,以至于各个品牌商都需要面对 “不要因为贪心而制作过多”的抉择。
笔者发现,近七八年来,欧美著名品牌越来越倚重亚洲市场,尤其华人圈的消费力,为了讨好自己的大买家,一些手表品牌推出的限量版本售完之后,仅对指标或表盘稍加改动,就又摇身变为另一个限量系列被推出,以满足那些翘首企盼多时而始终未如愿的顾客。有时,每年甚至会推出好几种限量产品。奇怪的是,只要是品牌有知名度,定价再怎么离谱的限量发售款式都会被抢购一空。其实这种行为通常很容易扼杀掉限量版本的市场。
一些表友则表示,目前市场上过多地充斥着各种大众化品牌的限量版本,这些品牌推出一些本身毫无来由却限量发行的手表,令人颇觉诧异。其实很多限量系列根本就不应该限量,只不过是商家想在市场上投机获利而已。
独一无二的市场前景
其实只要限量版本的确“限量”并真正独特,市场潜力还是无限的。由于限量版本受欢迎,优秀的手表品牌就有机会推出真正引人注目的手表。事实上,没有比制作限量版本让手表公司尝试真正独特产品更好的方法了。如果限量版本真的成功,那么采用的技术、材料或概念就有可能进入该品牌的常规路线。限量版本市场一个公认的趋势是昂贵而且超级限量手表,购买这些手表的人得到的是十分希罕甚至独一无二的产品。“在市场高端,有倾向个人化、个性化的趋势。”一位表商曾经向笔者坦言,稀有这一点对进入该市场十分重要。
一位业内人士也表示,或许在过去,这类特殊的手表通常被收藏人士作为一项投资而放置在保险箱里,但现在情况已经大为不同。由于越来越多的富人年龄日趋年轻化,这些年轻的新贵们希望以佩戴腕表的方式来表明自己的身份和地位。而从营销学角度来看,限量版是一种贵族血统,市场上之所以存在越来越多的顶级品牌,理由只有一个:就是商家想让高端消费者拥有自己的舞台。而中国的钟表消费市场越来越趋于成熟,这才有了限量版营销模式的成功,同时又因为大众消费者越来越多地渴求独特,这才为中端的表商大量制作限量版本进行销售带来了一定的市场和契机。(蒋佩芳 每日经济新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