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王越
中国钟表业是较早地参与国际竞争,并成为市场化程度较高的行业之一,但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关税的调整,配额的逐步取消,洋钟表纷纷进入中国,国产钟表业受到了较大冲击。 国外品牌钟表抢滩中国 中国加入WTO后,关税的下降和进口配额的逐渐取消,为外国名牌钟表涌入中国创造了有利条件。去年元月份原国家对外经济贸易部就确定入世后钟表及其零件关税率下调时间表,经过三年的调整,中国钟表及其零件关税率由原来的23%左右下调到今年的15%左右,明年将下调到11%左右。 从今年起我国将有步骤地取消手表进口的配额,进口许可证将在2005年取消。这些政策的实施,将促成更多的国外知名钟表进入中国市场,无疑中国钟表业面临的竞争将更加激烈。近几年,“上海”、“钻石”等国产手表几乎踪影全无,国外名表却在不断地涌入中国市场,国内钟表销售额70%是外国产品这一事实就是明证。 除较早进入中国市场的劳力士、西铁城等国外著名品牌外,日本卡西欧计算机公司、西铁城钟表等厂家将扩大在中国市场上的手表销售量。卡西欧计算机公司计划将在中国沿海地区的代售点由目前的350家增至500家,并且开始与当地批发商交易,以扩大销售渠道,该公司年销售目标是10亿日元。西铁城钟表公司打算增加在大连、长春、成都、重庆等地店铺的同时,还将加大力度推销附有自动上弦功能“人动电能”高级手表。该公司在中国市场的销售额2001年已超过10亿日元,2002年销售上升了4%至5%。瑞士著名手表品牌欧米茄,今年初就分别在温州和昆明举办了隆重的旗舰店开业庆典,这是欧米茄在中国开设的第七和第八家旗舰店。据悉,该公司今年还会有3至4家旗舰店落户中国。年销量达100万只的CK(Calvin Klein)手表,最近也进驻北京、上海、广州、大连、杭州等地,为追求个性的时尚人士带来新的选择。
国产钟表效益、档次低 面对国外名牌钟表咄咄逼人的进攻态势,国产钟表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颓势显现无疑。2001年我国生产加工出口手表8.7亿只,生产制造时钟3.8亿只,分别占世界产量的76%和87%,表面上中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钟表生产大国。但这并不代表中国是世界钟表强国。目前世界钟表成品出口金额为160多亿美元,我国去年钟表出口金额为19.4亿美元,仅占13%。而瑞士当年手表产量2780万只,数量只占世界的3%,出口金额却达到66.5亿美元,日本23亿美元,我国仅居第四。 进口钟表占据中国钟表业销售额的七成以上。据中国国家信息中心关于手表零售业的每月一次的最新统计显示,外国手表在大陆市场赚取巨额利润。目前国内市场中,国内和国际的手表品牌大约有200多个,其中国际品牌60多个,其销售量占中国钟表市场的70%以上。市场份额前十名的品牌中仅有一个中国品牌:欧米茄(Omega)13.68%、雷达(Rado)9.26%、浪琴(Longines)5.34%、劳力士(Rolex)3.92%、梅花(Titoni)3.81%、英纳格(Enicar)3.26%、飞亚达(Fiyta)(国产品牌)3.24%、西铁城(Citizen)3.13%、天梭(Tissot)2.86%、帝舵(Tudor)2.78%。 从产品档次来看,我国生产的手表大多是低档产品。如果把世界手表产量按数量比例叠加起来,就呈现出一个金字塔形的图案,塔顶是高档、豪华高档手表,其数量只占3%;中高档和中档手表处在金字塔的中部,数量占25%;其余的72%都属低档产品,分布在金字塔的下方。现在的情形是,瑞士占据顶尖,日本在其下方,我国只是处在基座部分。另外,我国在国际名牌方面才刚刚起步,还没有一个叫得响的国际品牌。
中国的市场潜力是巨大的。虽然近年来我国戴表人群呈下降趋势,低价表市场空间有所萎缩,但中高档表并没有受人们习惯改变的影响,仍然保持较好的销售规模。目前,大部分在中国销售的洋品牌还是以1000元以上的高档产品为主,和国内的中档产品不会造成太大冲突。但随着越来越多价位、款式更加贴近中国消费者的国外手表进入中国,目前的这种表面上的平静局面恐怕很难维持下去。 重研发创名牌走出去 加强技术研发 通过加强技术研发,充分提高产品附加值是提高中国钟表竞争力的关键。目前,国内几大名牌表未雨绸缪,纷纷开始加大自主知识产权的开发,提升产品高科技含量,扩大销售网络,进一步完善售后服务。这不失为明智的选择。 “越是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手表就越受欢迎。”深圳飞亚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行政部经理郝惠文表示,为了扩大出口和搞好品牌形象,飞亚达在出口和参加国际展览时都是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土品牌”和“洋品牌”在质量、设计和款式方面几乎都没有差别,最大差别主要是文化底蕴,因为国内的中高档表业仍在起步阶段,所以“飞亚达要在设计上更加融合中国人的文化和审美习惯。”实施名牌战略 事实上,我国钟表行业资源优势明显,如劳动力资源、完整的生产配套资源等。最近几年,瑞士、日本尤其是中国香港和台湾地区的钟表业纷纷转移到中国大陆办厂,使广东、福建、深圳、东莞等地钟表业发展迅速。据中国钟表协会提供的数据,目前,我国钟表行业共有企业1000多家,从业人员达20余万。我国的手表是等效采用国际标准,在手表的实物质量方面,与瑞士、日本的同类产品基本一致;在外观件方面,世界著名品牌也在我国加工制造,材质和加工精细程度也是不相上下,惟一拉开距离的就是品牌和知名度。中国钟表业要创国际名牌,当务之急是从“中国制造”转向“中国创造”,才能使中国品牌在真正意义上走向世界,赢得市场。 参与国际竞争 中国钟表业在考虑市场定位时,应该把中国市场作为世界市场的一部分来考虑,改变过去的那种出口、内销的概念,更多地从国际市场寻求新的商机。 首先,国际钟表市场消费需求装饰化和礼品化这两种趋势较为明显。如钟表被广泛地用作礼品,礼品表已占据钟表产销量的三成以上。目前国内大量生产的设计超前、款式新颖、价格低廉的钟表恰好迎合了这一市场变化。其次,海外买家开始倾向直接到中国进货。随着全球钟表产业的转移,除了瑞士生产高端手表、德国生产名牌时钟、日本主产机芯外,最大的生产基地就在中国,全球近一半人佩戴的是“深圳制造”的手表,这一格局在相当长时间内不会改变。第三,在美国,随着消费市场趋好,进口商库存消耗加大,从中国进口的钟表正在增加。其中,时尚休闲表继续受到欢迎;物美价廉、个性突出的钟表销路较好;风格传统的中档表需求旺盛;而采用专利人物造型及新颖设计的钟表、运动表或外型充满动感的钟表需求也在不断扩大。 当然,国内钟表企业在进军国际市场时必须注意以下问题: 一是分散市场推进。一味抢夺欧美市场必然会把价格战打到海外,甚至引发进口国的反倾销调查。 二是适应新的购买习惯。国外买家对供货期的要求正在由过去的60天缩减到45天,有的已减至30天,国内企业必须适应种类繁多、数量小、交货期短的订单。 三是重视环保要求。比如欧盟已禁止出售含镍的钟表,并对含汞等重金属的电池及蓄电池加以限制。 四是利用各种机会“走出去”,比如参加国际展销会,可以迅速获知新的市场动向和需求,及时调整生产,以适销对路的产品供应国际市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