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对瑞士钟表出口来说是表现极佳的一年,创下了许多纪录。增长率在一年当中仍然保持旺盛的精力,没有任何衰退的报道。所有环节都为最后的结果做出了积极的贡献,特别是奢侈产品。瑞士钟表制造商因而经历了第四年的连续高增长。
腕表成品出口增长16.2%
腕表是瑞士钟表出口当中的标志性产品,它决定了2007年的整体增长。腕表的总价值达到148亿瑞郎,增长16.2%。该价值相当于2590万钟表的出口,比2006年的出口总量增加一百万。出口总量在稳定了三年之后上升了4.2%。这种总量的增长清晰地显示出2007年瑞士产品的需求量以及产品产量的扩大。
瑞士钟表行业出口总额(单位:十亿瑞士法郎)
18K黄金材质的腕表出口增长24.9%
精钢制造的腕表出口的总价值是63亿瑞郎,比2006年增长14.7%。18K金的增长更多,比去年增加了24.9%,在48亿的基础上又增加了10亿瑞郎。大多由黄金和精钢制造的双金属材料,增长了8%,价值达到20亿瑞郎。这三种材质将近占据了腕表总价值的90%。
出口钟表的增长当中,数值最大的是精钢材质的腕表,总共数量为1480万,增长了9.9%。2007年瑞士出口的腕表当中58%都运用了精钢材质。其他金属材质的腕表数量稳定,约410万,而其它材质的腕表出口下降了7.0%,数量为520万。
机械表出口增长12.3%
据报告称,机械表在2007年略高于平均的增长,其价值为19.3%强,而数量的出口增长了12.3%。电子表增长了2.7%,属增长比较平稳的,而总价值则增长了10.3%。机械表和电子表之间的差距进一步拉大,但是程度并不如前几年明显。
五大洲
出口的地理分布显示出,五大洲都有瑞士钟表的踪迹,在2007年都显示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亚洲的增长最为强劲,达到18.9%,从而使亚洲成为44%的瑞士钟表的出口目的地。报告称亚洲大陆的总价值达到70亿瑞郎。欧洲市场和2006年一样活跃,增长了17.6%。欧洲市场的销售占据了总价值的三分之一,总共价值55亿瑞郎。2006年的情况是,美洲大陆的增长较少,但仍然保持了9.5%的增长,也就是说由30亿瑞郎增长到了32亿。从市场份额来看,美国占据了2007年总量的20%,亚洲则比它多一个百分点,非洲和太平洋地区占据的市场份额很小,前者增长了14.0%,后者增长平稳,只增长1.0%。
从每个独立的市场来看,美国在2007年拔得头筹,尽管其增长不算高。中国香港地区紧随其后,证明其市场发展得相当健康。而另一方面,日本全年的下降导致销量亮起红灯。钟表价值在意大利增加了10亿瑞郎,其增长接近于世界平均水平。法国市场非常活跃,而德国也紧随其后,增长了7.9%。与2006年相比,中国内地排名已经到达第九位,拥有43.0%的强有力增长,俄罗斯更为活跃,高达57.4%,成为瑞士钟表出口的第十二大市场。
瑞士出口的总价值达到134亿美元
从世界范围内来比较,2007年瑞士仍然是钟表产品的最主要出口国。以当地货币计算(排除汇率影响)增长了16.2%,瑞士出口的总价值达到134亿美元。据报告,中国香港地区出口和再出口水平为64亿美元。2006年增幅为6.1%。由中国香港地区出口或由其转售的钟表和其他钟表制品主要去向为美国,中国内地,瑞士和日本。中国内地在钟表出口方面与瑞士同样活跃,以当地货币计算增长了16%,但是总价值只有24亿美元。
法国的增长也很可观,达到15.8%,成为2007年钟表出口的第四大国,总价值为13亿美元。出口主要目的地是瑞士。德国出口则连续两年下降,2007年下降了6.9%,总价值为12亿美元,德国的出口主要目的地也是瑞士。
瑞士2007年出口2.590千万腕表 增长了4.2%。
腕表是钟表产业的标志性产品,中国内地出口的腕表在2007年规模巨大。总共有6.383亿腕表从中国内地出口,下降了7.7%。中国香港地区的发展很可观,出口量减少9.3%,出口腕表总量为4.729亿。但在总价值上瑞士仍然是在领军的地位,数量上也排在第三。瑞士2007年出口2.590千万腕表,增长了4.2%。
中国内地腕表出口总量下降,但总价值却有相当的增长。因此中国内地出口腕表的平均价格升高,2007年为2美元。中国香港地区的出口腕表的平均价格也增加到9美元。瑞士腕表非常注重宝石和机械腕表,因此平均出口价格为479美元。
中国香港地区是世界进口最多钟表产品的地区-----------总价值53亿美元
中国香港地区是世界进口最多钟表产品的地区,总价值达到53亿美元,这增长主要是在2006年的基础之上。这些进口产品中大部分都是再出口的产品。美国也是一个主要消费国,以前一年为基础今年进口的腕表中价值达到45亿美元。日本的进口价值为23亿美元,与2006年保持同一水平。瑞士在钟表进口上有较大幅度的增长,紧随日本滞后,价值达21亿美元。最后,法国对外国钟表制品的消费大大增加,进口增长为20%,而总价值达到18亿美元。
(来源:北京青年》周刊)
|